查看原文
其他

【红色湘西⑯】党史故事 | 门口挂盏灯

湘西头条 2022-05-02



湘西党史故事



门口挂盏灯



“快些吹个火,门口挂盏灯;挂在屋头上,同志好行军。”这是当年永顺塔卧的一首民谣,描述的是当时红二、六军团来到永顺建立根据地的时候,老百姓在自家门口挂满了油灯,用这些微弱的灯光照亮红二、六军团夜间出征。


1934年11月,中国工农红军二、六军团在任弼时、贺龙、关向应、萧克、王震等领导下,取得了十万坪、桃子溪、忠堡等战役的胜利,同时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31个县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,颁发了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暂行条例,越来越多的百姓和开明人士加入队伍。这其中,李昌将军的一封家信让“雷家”成为当时主动上交财产、土地的第一家。


当时李昌在北京清华大学学习,学习期间他听说红二、六军团要来到这边建立根据地,就马上给家里面写了一封家书,动员自己的父亲主动把自家的房屋、土地、财产都捐给红军, 雷家老屋后来是做了省革命委员会,雷家新屋就做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分校。


“打土豪,分田地”的运动得到了当时贫苦百姓的大力支持,大家纷纷动员家人踊跃参军。当时,红军工作队为了使主力红军在长久的残酷的战斗中,能够得到迅速补充,在湘鄂川黔边的31个县市,逢赶集时,便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宣传动员。在极短的时间内,塔卧苏区形成了踊跃参军热潮,在郭亮县、永顺县几乎村村寨寨都可以见到父母送儿子、妻子送丈夫、兄与弟争先入伍的情景。永保县岩板铺乡的农民全永山自己参加了红军,还动员三个儿子参加红军。在离别之际,他的母亲王翠花就把家里仅有的十几个鸡蛋煮熟了,分发给儿子和孙子,为了革命胜利,父子四人随红二、六军团东奔西走,转战在湘鄂川黔边,在常德桃源伏击战斗中父子四人光荣牺牲了。


而像全永山这样,全家参军的百姓不在少数。据统计,从1935年1月到10月,郭亮县有4000多人参加红军,永保县有6000多人参加红军。红二军团,由会师时的4100多人,发展到9200多人,红六军团由会师时的3300多人,发展到11000多人,使红军主力得到了壮大。


这首歌曲是当年土家的一首歌曲,也是当年苏区的一首民谣,它不仅仅是照亮了红军的征程,更重要的是照亮了红军的心灵。



来源|中共湘西州委党史研究室

作者|中共湘西州委党史研究室

编辑|刘娜

监制|龙尧


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



■ 【红色湘西】党史故事① | 湘西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

■ 【红色湘西】党史故事② |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各县党部的建立

■ 【红色湘西】党史故事③ | 红十八师孤军奋战突出重围

■ 【红色湘西】党史故事④ | 十万坪大捷

■ 【红色湘西】党史故事⑤ | 湘西人民支援北伐战争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